布艺之家讯:郝建秀细纱工作法
郝建秀细纱工作法又称“五一细纱工作法”,简称“郝建秀工作法”。郝建秀作为建国初期纺织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,曾大大鼓舞了广大纺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。
1949年11月,15岁的郝建秀考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当养成工,三个月期满定为正式细纱甲班值车工。她家庭出身贫苦,只读过四年小学。入厂后,在党、团组织的教育培养下,提高了阶级觉悟,增强了生产责任心。她牢记1950年春节自己做正式工人后,上的第一个夜班,因打盹而放大花的教训。为了不打盹,她不断地巡回车挡。在巡回中郝建秀发现,只要做好了清洁工作,断头就少。于是,她把几种工作程序紧张有序地进行,省出时间来多做清洁工作,掌握了巡回规律,减少了断头。但因这时细纱车间还没有建立对皮辊花分台过磅的制度,所以郝建秀的成绩没有被发现。
1950年开展“红五月”劳动竞赛以后,第六棉纺织厂细纱车间也建立了个人白花过磅记录制度。郝建秀优异的工作成绩和先进的工作方法受到工厂领导的表扬。郝建秀以此为动力,决心干出个好样来。她进一步钻研技术,反复熟练减少断头的操作方法,白花出的一天比一天少,从而在全厂出了名。1950年6月,郝建秀被评为厂级二等劳模,11月,第六棉纺织厂团委吸收郝建秀参加了青年团。在党、团、工会组织的培养下,郝建秀各方面进步很快,政治觉悟明显提高。她的值车能力从看300锭逐步提高到400锭、500锭,一直提高到600锭,但出的白花却始终保持在0.2%~0.3%之间。到1951年2月,平均皮辊花率为0.25%,创造了连续7个月少出白花的新纪录。
1951年2月,山东省工矿企业检查团到青岛检查工作,听到郝建秀少出白花的事迹后,认为当时出0.25%的白花数字是全国罕见的,应很好研究,并推广出去,同时马上组织报社报道。从此,郝建秀少出白花的操作法引起了重视。
从1951年3月开始,对郝建秀工作法进行了三次总结。第一次是国棉六厂总结的,其结论是“三勤、三快”,即眼要勤看、快看,腿要勤跑、快跑,手要勤清洁、快接头。“三勤、三快”经验在青岛日报登出后,经过各厂细纱工人的亲自实践,大家都累得吃不消。“三勤、三快”总结送到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以后,陈少敏主席指出“这个总结不实际”。她认为,郝建秀的成绩能够坚持七八个月,决不是一个“三勤、三快”可以解决问题的,她要求重新进行总结。第二次总结仍然没离开“三勤、三快”的框子,只是添上了车台卫生比别人干净,人从来不离开车挡,仍然没总结出郝建秀工作法的主要精神。
1951年6月,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与青岛市总工会等部门,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,联合组织了“郝建秀工作法研究委员会”(以下简称研究委员会),研究与总结郝建秀的经验。委员会由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生产部副部长朱次复领导,吸收有关部门干部、专家、技术人员及劳动模范等共17人组成,对郝建秀工作法进行第三次总结。研究委员会从6月4日开始,6月8日结束。前两天在现场实地观察与测定郝建秀的操作,后三天是研究分析和进行总结。第一天上午,研究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观察了郝建秀的值车操作,下午,委员会的17个人分成接头动作、接头时间、清洁时间、清洁动作、动作顺序五个组,分别进行研究与测定。经过5天的努力,郝建秀少出皮辊花的经验终于找出来了。
郝建秀工作法三点基本内容
①工作主动,有规律、有计划、有预见性,她是人支配机器,不是机器支配人,按照一定的规律工作,一切争取主动。
②生产合理化,把几种工作结合起来做,做到了既省力又省时间。
③抓住了细纱工作的主要环节,清洁工作做好了,断头就少;皮辊花出的少,产量就高,质量就好。
郝建秀工作法的四条主要经验
①有正确的劳动态度,工作认真负责。
②虚心学习,肯动脑筋,提高技术。
③工作有计划,善于分配劳动时间,能分别轻重缓急进行操作。
④不浪费劳动时间与劳动力,做到一切以减少断头为中心,以少出皮辊花为目的。
“郝建秀工作法”创造的价值主要有四项
①使产量增加、原料节约、成本降低、机器寿命延长。
②节省劳动力,提高工人看台能力,以看车为例,学习郝建秀工作法后,看台能力均提高了200锭到300锭。
③郝建秀工作法既适应于前纺、织布和保全,也适应全市各产业。
④郝建秀工作法为定额管理打下了基础,对实行经济核算创造了条件。
1951年8月17~19日,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在青岛联合召开细纱职工代表会议。在这次会议上,“郝建秀细纱工作法”被正式命名为“郝建秀工作法”,并决定在全国推广。郝建秀工作法推动了全国纺织技术的提高,促进了纺织生产的发展,郝建秀工作法为新中国的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布艺之家是集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,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,敬请登陆布艺之家:http://chuanglian.jc68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