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艺之家讯:福建三大渔女(惠安女、蟳埔女、湄洲女)服饰
福建三大渔女分别是指生活在东南沿海惠安县的惠安女、泉州蟳埔村的和湄洲岛的湄洲女,她们都是靠海为生,以渔为业,所以被称为渔女,三大渔女以其独特的服饰穿戴习俗一直被世人瞩目。三大渔女服饰虽然各具特色,但基本形制还是沿袭传统汉族服饰的制式,上衣都是传统右衽斜襟大裾衫,下装是折腰宽腿裤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大渔女的服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,我们现在看到的惠安女服饰风格是在建国后才逐渐形成的。由于海洋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渔业生产方式,“重头不重踋”是三大渔女共同的服饰特征。
三大渔女服饰是汉族服饰中极具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服饰代表,是海洋文化背景下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,惠安女服饰首批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蟳埔女习俗被录入第二批“非遗”名录。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,传统服饰归于民俗类别,2006 年、2008 年和2011 年共有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,传统服饰有 17 名,按民族来分,少数民族服饰有 14 名,汉族服饰 3 名,分别是惠安女服饰、蟳埔女习俗,苏州甪直妇女服饰;如果按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背景来分类,海洋文化背景的“非遗”传统服饰只有惠安女服饰和蟳埔女习俗。
蟳埔女服饰特征被戏称为“民主头、封建肚”,其与惠安女正好相反。蟳埔女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簪花围头饰,被誉为“行走的花园”,一年四季不分老幼,个个馨香满头,簪花围是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用麻绳线攒在一起,绕成环,围在头发周边,多至三个小环,色彩相间,清一色采用白色象牙筷固定发髻,这里的老妇人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“番巾”,鲜花和头巾数百年来成为这里永不落伍的时尚。
蟳埔女的上装俗称“大裾衫”,延续了汉族传统服饰的立领扣襻斜襟右衽形制,早期面料为棉布和苎麻,由于那时印染工艺不发达,服装色彩以青色、蓝色为主色,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,这也是海边劳作环境作业耐脏的需要。“大裾衫”的长度盖过腰部,不同于惠安女的露肚皮装,底摆为弧形,为了美观,有些领口、袖口和右衽边缘等处采用异色面料滚边工艺,裤子属于传统的“汉裤”宽腿挽腰裤。
湄洲女服饰特征用一句经典民谣来概述: “船帆头,海蓝衫,红黑裤子保平安”。
“船帆头”又称“妈祖髻”,相传为妈祖林默娘所创,将头发盘起梳成船帆的造型,发髻以船部件为蓝本,左右各插一根波浪形的发卡,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桨,头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方向盘,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的缆绳,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。整个发髻恰似一艘迎风的帆船,象征着一帆风顺。
湄洲女的蓝色上衣代表大海。
裤子上红下黑的取色来源于妈祖海上救难时,红色裤子被海水打湿下半部分远看是黑色,后来人们直接用红、黑两色拼接作为裤装的配色,湄洲女服饰寓意着湄洲女对出海亲人思念和平安的美好祝愿。
布艺之家是集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,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,敬请登陆布艺之家:http://chuanglian.jc68.com/